第二届圭峰杯
全国诗赋大赛
辞赋类公示
第二届圭峰杯全国诗赋大赛,辞赋类主题,共收到圭峰塔赋56篇,经过蒙名编号初选,汰去不合体裁,不合辞赋基本情貌的稿件,有30篇进入复评。经过评委组的慎重投票,最后有12篇入围。经过两位辞赋评委打出技术分(0--80),再由当地评委单独打出主题分(0--20),最后合计列出名次。并根据主办方要求,在原奖项(一名采用奖(人民币元),五名优秀奖(人民币元))的基础上,剩下的六篇也给予入围奖励(每篇人民币元)。
现分三次公示十二篇入围作品。如作品有抄袭,套改或其他侵权行为,欢迎及时联系举报。最终名次将等诗词类入围作品公示后,一起于本月底揭晓。
辞赋作品公示(一)
圭峰塔赋
(以“永镇波涛”为韵)
殊观突兀,杰构嵯峨。宏开日境,雄镇海波。蛟室悠然而下接,斗躔倏尔而上摩。炫影千寻,襟卧龙之地脉;流光七夕,挽填鹊之天河。而远瞻则银滩蜃吐,碧岛龟驮。起一湾之激荡,化万叠之婆娑。乘鲤之琴高鼓瑟,骑鲸之太白和歌。霞楼云阙之迷眸,莫非蓬岛?莲色柳风之拂面,未远普陀。
卓尔圭峰,元精所酝。式获洪休,允称巨镇。巽隅插翼以将飞,半岛生鳍而自奋。文化城之雅号足堪,海丝路之源头确认。海商渊薮,通市易于中西;泉港门扉,缩瀛寰于方寸。圜圚比肩,帆樯连阵。财富日多,笙歌夜震。行人娱目而忘家,坐贾推心而布信。笑乌衣之王谢,竟尔颜羞;取金谷之珊瑚,霎然色逊。
顾惟斯塔也,始营元代,复构清朝。先雄鸡而迎日,伴雅士而听涛。佛坐龛中,佑群黎而灵瑞;泽流梓里,虽数丈而岧峣。誓欲将鳌头占老,誓欲将峰尾抬高。烟雾迷濛,引航日夜;星光灿烂,指路迢遥。望子望夫兮何处,情萦此塔;渔曲渔仓之渐近,乐在今宵。且作连心之渡,归里之桥。孤鸥有寄,游子不漂。望明月之婵娟,归来认祖;唤故乡之记忆,涕泪如潮。
今则世盛人和,风熙日永。耸利济之高标,比泰华之雄岭。起海国之文明,壮禹邦之风景。高楼广厦,难有其神;左柳召棠,亦如其影。沧桑弥固其根基,风雨难磨其方整。励人则克俭克勤,寓事则时思时警。视其小则家之梁,意其大则国之鼎。当中国梦之复盛,气势同高;看新丝路之重开,潮流再领。戴尧天尧日,何谓为囊;共斯地斯民,又将脱颖。
(胡健重庆)
圭峰塔赋
(以“东南巨镇,海国文明”为韵)
旮疆石启,疍雨慈迎。廓里闾因象出,沐星汉而潮生。述祖安居,垒尘烟之版筑;承天蕃息,偿苦乐于钓耕。江夏侯经略闽陬,图开穴隐;先耆老筹谋舆地,构代圭成①。谨持嗣续,讴咏由庚。故拥浮图于器识,焕遐域而昭明。
审其宝塔灵连六宇,何囿坤仪;龙龛②瑞及方圆,犹兼祚胤。卧佛殊姿,沉滩控汛。近瞻义烈而颜侵,遥对湄洲而黛润。清和抱础,滋植层台;淡泊存身,隐荣隅镇。
遂钦崇标格,永葆祥氛。追睎神物,缅慕世勋。卢永春身后遗风,显扬史册;蔡学士③梦中惠雨,成就诗文。五髻争趋,岂惜乌推刻漆;千帆竞发,谁知黄氏④挥斤。
洎夫凭高而放眼,七社⑤鸥盟,一湾鹄举。虚檐鳞次,欣绵瓞之宗枝;兆姓兴衰,慨沧桑之辰序。拂青苔于素壁,犹忆祈香;斟美酒于高楼,勿忘爨煮。偕守土之庶民,待漂洋之归旅。恢谐俗之弦谣,藐嚣凌之锋巨。
矧夫庭训思存,乡愁难改。客思萦廻,渔歌奏凯。匏瓜悬于荫下,曾闻孔圣叹也哉;甄赋绝甚人间,岂识曹侯嗟尔乃。继而河图不负于乾坤,方志自彰于湖海。笾豆久疏于庙,未觉心违;交游见涩于囊,尚馀舌在。
伊昔敷烟水于锄犁,故丘物化;结鱼虾于罟网,僻壤航通。纷逐江湖,岂羁人之槎转;常关户牖,唯阅世而瓢空。冰轮射影,玉杵立风。听潮屿上,看耨畦东。蜃雾时融于缥缈,鲛珠偶粹以玲珑。疑匣镜之容华,曾陪妆罢;叹南音之雅合,何谓曲终。
于今寄壮怀而眺远,携逸客而访探。徘徊画澳,摩抚石龛。观夕烁金,渚浪相牵离袂;掩扉化碧,码头还忆盍簪。将渔捕于重洋,载闻域外;播海丝于万里,何止斗南。
穆哉!井邑递传奕世,膏润千秋;斯民幸遘熙朝,运随八极。俯仰衔恩,行藏怀德。添洪庇之犹垂,奉素描之再勒。是证金波滉漾圭塔,辉泽子孙;北管⑥催鸣福船,韵呈邦国也。
①圭成:指明代江夏侯周德兴是地形专家,有意破坏圭石穴位风水,当地人经风水师指点迷津,“以塔顶石”,塔的造型暗含“圭”字。
②龙龛:指圭塔内墙石壁上的浮雕神像。沉滩:妈祖(湄洲)和圭峰塔之间的海上有一处几千平米的暗礁,潮涨时沉没于水下,潮落时浮出水面,疑似有天机。
③卢永春:指卢琦,是元史24良吏之一。蔡学士:指蔡襄,峰尾卢氏外甥,《天际乌云贴》原作《梦游洛中十首其一》:天际乌云含雨重,楼前红日照山明。嵩阳居士今安否,青眼看人万里情。疑为在峰尾省亲时所作。
④乌推漆:是一种近乎绝传的民间技艺,就是在浮雕镂刻的木制家具各种表面上漆,工艺非常复杂。挥斤:就是用专门的工艺斧头制作各种造船的部件。黄氏一直是峰尾福船的创造者和传承人,技艺传男不传女,而且不著书,只靠言传身教,代代相传。
⑤七社:峰尾诸姓方圆有七座神庙,这里指整个峰尾城。
⑥南音、北管、福船均已列入非遗文化名录,其中南音北管属于丝竹吹拉弹唱之类。
(刘荣真江苏)
圭峰塔赋
(以“东南巨镇”为韵)
见闽南之乾象,拔泉港之圭峰。其圭锐天,百世靖海;其塔法地,四维镇风。观夫民心祈望,天意道衷。起四角之石楼,凌云直上;叠三层之佛塔,面海朝东。连湄洲以乡乐,接凤髻而时丰[1]。耿耿斯心,衍胸襟于遥野;昭昭是梦,殊风骨以迥空。云疏开朗,日耀无穷。待天外之霞飞,锦桥锁月[2];听人间之籁起,沪屿晓钟[3]。如是肇文明于海国,俟富庶如贝宫。
懿其生态之尽美也,天涯邈邈,海岸骖骖。崇纯真之神渚,钧开士于壁龛。尔乃阙地及泉,每澄流于庭院;溟瀛知港,常挹注于东南。峰延广运,塔引遐覃。状海边之蓬岛,名天下之灵坛。天国安宫[4],若英贤之弘美;仙龙历井[5],类贞咸之和甘。晴山似画,著水如蓝。环境映之清明,宜游宜赏;资源藏以翠远,如蕴如涵。惊雁阵于沙堤[6],尽多尽少;泛渔舟于石岸,至再至三。且尚浪静而履峰尾,梦清以探龙颔也。
其乃海丝之尽善也,卢琦勤政[7],睿智起承;锡荣拓航[8],怀仁延伫。冲豪气于星纲,振英风于烟屿。风云以上,其心高旷而不孤;天地之间,其海沧茫而繁巨。于今卓识佳期,大梦优许。接中亚以亨通,融非欧而攸序。遐顾万国,逾深海以货轮;迩倚八闽,辏远洋以商旅。继亦生遥情,化深阻。起新猷,成元绪。时运成行,契机备举。魅力泉州之港,物响昌时;绿色石化之城,人崇懿所。
至如眷眷以怀鹿岛之台,拳拳而枕圭峰之镇。台连铁瓮,非矫情之可绥;镇控金瓯,乃雄略之攸震。由是上法羲轩,下遵尧舜。扫禹域而廓星都,顷帝宫而骇云阵。山分海峡,连两岸以雷霆;水接金门,共一波之潮汛。嗟呼!夫中华正值复兴,翠岭万寻,青溪千仞。仓有京坻之饶,港致珠金之润。归之气扬,统之威振。是以道应物之合时,尊贤咸信。物感道之合宜,祯祥必顺也。
[1]凤髻,凤髻朝阳,圭峰十二景之一。
[2]锦桥锁月,圭峰十二景之一。
[3]沪屿晓钟,圭峰十二景之一。
[4]天国安宫,圭峰塔附近有座国安宫,是为纪念唐天宝十四年抗击安史之乱而英勇牺牲的张巡、许远、雷万春三位将军而建。
[5]仙龙历井,圭峰塔下的沙滩上,有一口仙龙甘井,尽管潮水如何涨落,即使淹至井口,一旦退潮,井水仍然清淡如许,甘甜可口。
[6]沙堤,沙堤结带,圭峰十二景之一。
[7]卢琦,(-年),字希韩,号圭峰,元至正二年()进士。元史十八良吏之一,著名诗人、文学家。
[8]锡荣,刘锡荣(-年),热衷兴学办校的一代儒商,抗战时期,刘锡荣率峰尾船队突破日军封锁,开拓远洋航线,使峰尾经济迅速繁荣,被誉为“小上海”。
(彭忠湖北)
圭峰塔赋
峰尾涛清,圭峰塔固。作东南之巨镇,航标昔昂;起海国之文明,慈荫今布。握天地之华英,得海山之涵煦。驰帆樯而日耀,千里尽铺;结岛屿而云生,百珠纷聚。
若夫此塔此峰,昂然挺出;彼天彼海,倚若唇牙。映湄洲之古月,撷东海之烟霞。似美人之掩面,若宝地之绽葩。是以基奠元朝,擢宏标而不偃;文传卢子,信符实而无夸。实可谓峙地通霄,翻风烟于帝座;凌波镇海,通呼吸于仙家者也。
若圭峰塔也,钟神秀,贯玄精。八风至,数仞凌。瞻其形兮,则集瑞含祥,抗灵峰而突起;昂天点斗,举玄刹而高擎。惊其势兮,则螭奋爪以攫虚,何曾收纵?鲲振鳍而翻海,将欲骞腾。仰观其上兮,则见铁脊与宝椽,才栖鸥羽;空春潢与秋汉,已隐牛星。俯察其下兮,则甘井尤甜,任潮消与潮长;琳宫重祀,虽日落而日升。扪其表兮,则夜月流光,幻诗幻梦;晨曦照柱,落澳落汀。赏其里兮,则高檐春湿,雨帘悬白;华座秋敞,气晕浮青。得其意兮,则云舞翩翩,味时来之雅趣;风翔漠漠,解无尽之幽情。悟其道兮,则菩萨智辉,启迷心于紫陌;佛门慈渡,通妙法于清溟。
于是塔巍巍以昭瑞,风浩浩而拂襟。感生机之长在,望前路而朗吟。蛟跃苍茫,满朝阳之翠渤;鹏飞浩荡,瞩碧落于墨岑。帆指海上丝绸之路,波漾月中桂花之金。其民也勤而睦,其业也广而深。则圭峰塔也,堪谓靖海安澜,丕构显扬于世;振颓起圮,新姿焕耀于今也哉!
圭峰塔兴建于元代,有卢奇的文章为证,故云。
玄刹,圭峰塔塔刹榫卯相嵌,故云。
上句写圭峰塔下的仙龙甘井,下句写井旁的国安宫。
圭峰塔供奉有佛像,故云。
峰尾镇弘扬“勤劳俭朴、睦邻敦友、崇文敬业、开拓进取”的精神,故云。
(何智勇浙江)
良辰美景聚红榭
唐破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