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结束一天的忙碌,走出西安高新区都市之门的大楼,夜晚格外的宁静,抬头间四周楼宇上飘扬的五星红旗,闪闪发光的党徽、来回滚动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几个大字……一时间,被这样的场景深深震撼。这是忙碌了一天的高新人对党的一次小小的致敬,同时也是西安高新区党建工作的小小缩影。
年,西安高新区坚持党建引领、从严治党,党的建设实现新突破。一年来,高新区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要求,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开展“进万家门、知万家事、解万家忧”活动。开启“一核四化”基层治理机制,以镇街层面体制机制改革为抓手,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大力推进基层组织“五星达标、双强争优”,建成党建“红色会客厅”18个。
“一核四化”打造基层治理新样板
丈八街道党群服务中心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高新区以“一核四化”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治理机制创新试点工作正式开启。大厅内,前来办事的群众络绎不绝。市民杨先生特地请假一天为两个孩子办理社保,没想到前后只花了不到五分钟。“工作人员态度很好,办事效率很高。”杨先生对服务大厅的服务很是满意,他表示这里处处透着人性化。一排数个窗口工作人员笑脸相迎,椅子、茶几、绿植、书架、饮水机,长达三四米的饮水台……在服务大厅走上一圈,有种回到家的感觉。
“一核四化”是指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化、监督指挥信息化、综合执法属地化以及便民服务就近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一核四化”机制正是高新区基层社会治理的一次创新和探索,作为试点的丈八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则是高新区“一核四化”基层社会治理机制的物理载体。
除丈八街道以外,高新区还分别在细柳、草堂等街道进行“一核四化”治理机制试点,最终,“一核四化”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将在全区推广。
长期以来,高新区高度重视基层社会治理,并已有诸多探索和实践,“一核四化”机制是高新区直面基层社会治理的现状及问题进行的一次重要探索和创新,将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红色会客厅”成为党员群众的“打卡地”
“红色会客厅”在高新区又被大家亲切的称为“红房子”。在高新区东大街道东大村党群服务中心的“红房子”里,党员和村民们不但可以享受到便民服务,还能够在学习书屋里看书、在文体室里锻炼身体,而且他们的党建文化墙、党建文化广场能够让大家时时刻刻学习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党建文化。真正实现了吸引党员、凝聚人心的目标。
除了东大街道东大村的党建“红房子”外,五星街道南留村党群服务中心和街道红色长廊项目、草堂街道圭峰村党群服务中心项目、兴隆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初心追忆区”“红色阅览区”“党员宣誓区”“兴隆活力区”12个区块、鱼化寨英发寨社区“党建主题文化广场”……各个镇街纷纷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将村镇文化和党建需求相结合,为党员和村民提供便民事项办理、图书阅览、文化活动等多项服务,搭建起党员干部和村民之间的连心桥。
年以来,高新区充分发挥党群服务中心平台作用,以“努力打造高新区镇街党群服务中心的标杆”为目标,打造党员宣传教育的文化中心,让服务中心成为党员干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载体。服务中心还将成为党建统领一切的政治中心,依托社会管理党建统领微平台,实现党对全域工作的智慧化管理。服务中心还是联系服务群众的便民中心,辖区群众可以自由进入参观,了解共产党的历史、街道党组织情况、党务公开情况,有效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
兴隆街道的一位老党员在参观了党群服务中心后高兴地说:“现在党员群众有了一个休闲、交流、学习的好去处,党和群众的联系更加紧密了,必须要为兴隆街道点个赞!”
“数据+科技”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始以来,西安高新区聚焦突出问题,创新问题解决方式,开发建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进万家门、知万家事、解万家忧”管理平台,引导全区党员干部深入企业、深入基层、走访群众,用数据+科技,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着力破解企业和群众关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4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