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禁忌的饮食 http://baidianfeng.39.net/a_xcyy/150129/4568473.html

裴休(约-),字公美,唐代名相,孟州济源县裴村人。

唐穆宗长庆年间(-)考中进士。太和年间(-),任监察御史、右补阙、史馆撰修、中书舍人等职。会昌元年()出任洪州刺史。会昌三年(),改任潭州刺史、湖南观察使。大中二年(),出任宣州刺史、宣歙观察使。

大中四年()回京,历任礼部尚书、户部侍郎、盐铁转运使、兵部侍郎等职。大中六年(),升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相当于宰相),在位5年后罢相,出任宣武军节度使,封河东县子。后以太子少保分司东都洛阳。

此后,又历任昭义、河东、凤翔、荆南节度使,卒年74岁,谥赠太尉。裴休兄弟三人,幼年刻苦攻读,“经年不出,昼讲经籍,夜课赋诗”。裴休在三兄弟中又最为“志操坚正”。

一日,有人给裴家兄弟送去鹿肉,裴休说:“我等穷生菜食不充,今日食肉,异日何继?”意思是说,我们兄弟从小以菜充饥,今日吃了这鹿肉,明天就不可能再有肉吃了。与其今天吃馋了嘴,明天又受无肉之苦,倒不如今天就不吃这鹿肉,不改变原来的口味为好。结果裴休“独不肯食”。

裴氏三兄弟日后皆中进士,老大裴俦仕至江西观察使,老二裴休仕至相位,老三裴俅官至谏议大夫。三兄弟皆有盛名,但以裴休为最,《唐语林》曰:“裴休兄弟三人,俦、休、俅,俱有盛名。然世谓俅不如俦,俦不如休。”裴氏后代亦多为官。

裴休为官清正廉洁,治理有方。

自唐文宗太和年间起,朝廷每年在江南诸省征收漕米40万斛,可运到国家仓库的却只有一小部分,多由运粮官吏中饱私囊,或因失职中途损失。

裴休除派官查处外,还任命沿途各地长官兼管漕运之事,奖励尽职者,处罚失职者。他按往年规定将漕运经费悉数拨给运粮官员,严禁巡院侵吞挪用。他又制定新法10条,立茶税12条,民以为便。

如此3年,运至国库的粮食达万斛,途中无任何损耗。当时各地方镇多设馆舍,强令过往客商缴纳各种苛捐杂税。裴休建议只许收吃、住费用,不许擅自征收政府规定以外的杂税,并将各地的土特产税一律划归盐铁转运使管理,以减轻群众负担。

裴休家世奉佛,从小就对佛教经义深有研究,与禅宗有深厚因缘,与华严宗五世祖圭峰大师宗密有亲密来往,并为宗密所著的《圆觉经大疏》《华严原人论》《注华严法界观门》《禅源诸诠集都论》等作序。

宗密去世后,裴休为其撰《圭峰定慧禅师传法碑并序》。裴休还曾主持重建潭州密印寺(在今湖南宁乡),捐田千亩,亲往讲学,使密印寺盛极一时,被佛门称为沩仰宗祖庭。

裴休在佛教禅宗的地位很高,特别是在南方,影响甚大,湖南益阳、浙江嘉兴等地都建有裴公亭。裴休的儿子裴文德也是一位高僧,曾在江苏镇江一带讲经授法,建金山寺,后来戏剧《白蛇传》就以法海为原型,只不过把他丑化了。

裴休深得家乡人民爱戴,裴村之名至今沿用,并保留有裴休墓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5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