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草堂寺内有一口神秘的古井,每到秋冬时节的清晨,井内常有烟雾升腾而出,宛如仙境一般。这便是被誉为“关中八景”之一的“草堂烟雾”。草堂寺最早建于东晋末年,西临太水,南望秦岭,始称大寺,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后秦国逍遥园内的一部分。后因公元年西域高僧鸠摩罗什受后秦姚兴皇帝邀请东入长安,并在此苫草建堂译经而得名草堂寺。相传,一代高僧鸠摩罗什抵达长安后,朝廷在圭峰山下的逍遥园的千亩竹林间修建了草堂寺,供其翻译佛典。此后,鸠摩罗什悉心从事译经和说法,直至圆寂之时,共译出了多部梵文经卷。其中《金刚经》《大品般若经》《小品般若经》《法华经》等著名佛家典籍最初的汉本均从此诞生,《妙法莲花经》更被后世誉为佛经之王。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翻译外国经书,比著名的玄奘法师早了年,鸠摩罗什也因此被世人公认为汉传佛教奠基人。正是因为他,草堂寺成为了中国汉传佛教的祖庭。漫步于寺内,宁静庄严的气息弥漫在每个角落,心情也随之平静了。竹林深处,鸠摩罗什舍利塔在精美的八角亭下已经屹立千年。伴着悠悠的风声,这座秦岭脚下的千年古刹仍在弥漫着深远的禅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7970.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7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