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精细诊疗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1026/5792158.html《圆觉经》主要是佛陀为文殊、普贤等十二位菩萨讲述如来圆觉的妙理和观行的方法。也就是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的理论和修止、修禅、修观的方法。本经适用于已有一定基础的佛弟子精进修行。佛弟子入门后,对佛教基础知识已有一定积累和体悟,并想要更进一步者,可研习《圆觉经》。1概述■经文内容全经通过文殊师利、普贤、普眼、金刚藏、弥勒、清净慧、威德自在、辩音、净诸业障、普觉、圆觉、贤善首等十二位菩萨与佛陀的问答,阐明了“大圆觉”的殊胜妙理,为不同根机的众生开示了各种适宜的修行方法,期待众生能够因此得以随顺悟入圆觉境界。受持读诵《圆觉经》具有无量功德,对待本经的态度应当如同敬佛一般。■经文结构《圆觉经》一卷,按照佛经可分“三分”的方法分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序分叙述佛陀说法的处所。正宗分由十二部分组成,分别是十二位菩萨所请的问题及佛陀的说法。最后“贤善首菩萨章”,末尾叙述金刚、天王、鬼王等誓愿护佑持经人,则属于流通分。2经题《圆觉经》,全称叫《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何为“大方广”“大方广”是说本经的属性非常殊胜。至极无外称为“大”,理正无偏称为“方”,理包无限称为“广”。《圆觉经》立足于圆满觉性,讲述一乘实相之理,具备“大”、“方”、“广”三种属性,因而在经名前冠以“大方广”以显示出该经的殊胜地位。■何为“圆觉”什么是“圆觉”呢?圆觉,就是圆满的觉性,是指佛在果位时所亲证的理性,具足万德,圆满周备,灵明朗然。从本体来说,圆觉被称为“一心”;从因地来说,圆觉被称为“如来藏”;就性质而言,圆觉与真如、佛性、法界、涅槃、菩提等,毕竟同一。古来大德在诠释“圆觉”的时候指出:“统众德而大备,烁群昏而独照,称为圆觉,其实皆为一心。背之则为凡,顺之则为圣;迷之则有生死,悟之则息轮回。亲而求之,则止观定慧;推而广之,则六度万行。引而为智,然后为正智,依而为因,然后为正因,其实皆为一法”。说明“圆觉”其实就是我们的“心”,心迷则不见圆觉,心悟则圆觉朗照。终日圆觉而未尝圆觉者为凡夫;欲证圆觉而未极圆觉者为菩萨;具足圆觉而住持圆觉者为如来。■何为“修多罗”“修多罗”,是梵语,汉译为契经。契者,契合的意思,也就是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经者,轨范的意思,是指那些可作为人生轨范的言辞。■何为“了义”“了义”,是说理非常透彻究竟的意思。凡直接、完全阐述佛法究竟义理的言教,称为“了义教”,而载明上述言教的经典,称为“了义经”。至于那些为了顺应众生根机而方便宣说的教理则称为“不了义”。3译者本经的翻译者是佛陀多罗,中文意思:觉悟救世。佛陀多罗来自北印度罽宾(也就是现在的克什米尔)。据《佛祖统记》记载,公元年,佛陀多罗带着梵文佛经来到洛阳白马寺,在那里翻译出了这部《圆觉经》。唐代太和年间,禅宗的圭峰宗密禅师对《圆觉经》进行整理注疏,并不遗余力加以弘扬。到了宋代,东京汴梁、山西太原、四川巴蜀一带,都盛行讲《圆觉经》。一切法都是圆觉妙心的显现每一法都周遍法界觉性同样也是周遍法界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未完待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8506.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8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