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吕玉玺
8月4日下午,一场特殊的家长会在浙江省义乌市市委党校举行。在这里召开家长会的学校是来自江西省上饶市的弋阳国诚中学。类似这样的跨省家长会,弋阳的中学已经开了6年,给相隔公里的家校、学生与家长之间架起了一座美丽的“连心桥”。
父母与孩子成“陌生的亲人”
国诚中学有余名同学的家长,集中在浙江省金华市的义乌市、浦江县务工。外出务工的父母对这些留在家乡的子女无法履行监护职责,孩子们多由祖父、祖母隔代监护或亲友临时监护。父母远在千里之外,家庭教育缺失或效果不尽如人意。
由于长时间与父母分离,部分留守孩子认为父母不喜欢自己,为了赚钱不管自己,觉得自己没人疼没人爱;外出务工的父母觉得孩子不懂事、不听话,和自己不亲近。一些孩子与父母成了“陌生的亲人”。
“还有相当一部分留守孩子对学习和生活缺乏热情,进取心、自觉性不强,有厌学倾向,由于缺少亲情关怀和应有的家庭教育,留守孩子的思想、行为和心理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偏离正常轨道。”国诚中学副校长邓礼兵介绍,如何才能把孩子教育好?可行的办法就是,学校与家长联手,家校合作形成合力。于是,我们决定将家长会开到家长务工的地方。
年以来,国诚中学连续三年在义乌召开暑期家长会,跨省家长会受到家长的热烈欢迎。“过去,回家参加一次家长会至少要两天时间,碰上忙的时候又很难请到假,舟车劳顿不说,花费也不少。”家长方红梅说,以前与老师沟通多是打电话,很多问题在电话里难以沟通到位,家长会更多的时候由家里的老人代开,他们再把学校老师反馈的情况转述给我们。
心灵的沟通
在弋阳县,召开跨省家长会的不仅仅是国诚中学。早在年12月,圭峰中学就在义乌市和浦江县分别设立了家长会分会场,至今已连续召开了6次。6年来,圭峰中学每年12月中旬去浙江召开跨省家长会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为了吸引更多的家长参加,该校每年的家长会会议议程、活动项目都坚持优化、创新,更加接地气。“我们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不能让家长与教师、孩子失去心灵的沟通,要为留守孩子搭建一座永远相通、相依、相恋、相爱的连心桥。”圭峰中学校长宣功义说,1余名学生,60%的家长在义乌、浦江等地务工。
跨省家长会召开之前,国诚中学的班主任做了大量准备工作,部分班主任提前赶到义乌对家长进行家访,并鼓励留守孩子到父母亲工作的车间、工地体验,参与劳动实践,感受父母的辛劳。学校将孩子们平时在学校的生活、学习、参加学校活动的情况,制作成视频在现场播放,让家长直观了解孩子们在学校的情况。“我是第三次在义乌参加家长会,这种形式效果很好。”家长方福和说,特别是老师现场介绍一些与孩子交流的方法,很管用。
在圭峰中学,每次跨省家长会前,学校会为每名留守的学生录一段学习生活视频,建议学生向父母问好;学校老师又把家长工作及生活情况拍成视频带回来给孩子们看。“爸爸妈妈,我想你们了,你们什么时候回来,爸爸妈妈,你们注意身体”“儿子、女儿要吃饱饭,要听老师、爷爷、奶奶的话……”一句句简单的问候和关心,让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埋怨、委屈都化为理解和关爱。
“家长看孩子的视频可以说是目不转睛,孩子们看父母的视频也是全神贯注,看到父母的工作状态、生活环境及父母对自己的关心,有的孩子眼含热泪。”圭峰中学校长宣功义说,通过跨省家长会,家长对孩子的理解、孩子对家长的感情,和以前相比完全不同了,他们会站在对方的立场想问题。
家长回归家庭教育主角
与老师交流的机会多了,一些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过去就是要求她好好学习、听话,打电话沟通也没有什么话聊。”家长方雪英说,现在我更多地会换位思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1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