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白癜风能治愈 http://www.ykhongye.com/m/
随心作画,随遇而安

汪曾祺先生的父亲是画家,他从小看父亲画写意花卉,看他怎样布局,画花头,定枝梗,布叶,钩筋,收拾,题款,盖印。这样,他对用墨,用水,用色,便略有领会。小时候以画画出名,到了高中由于学业紧,之后便没有作画了。

工作后由于某些原因,下放到“马铃薯研究站”,倒画了不少画。他每天趟着露水,到试验田里摘几丛花,插在玻璃杯里,对着花描画。下午,画马铃薯的叶子。天凉了,马铃薯陆续成熟,就开始画薯块。画一个整薯,还要切开来画一个剖面,画完了,随手埋进牛粪火里,烤烤,吃掉。

汪先生是画花卉的,他很喜欢徐青藤、陈白阳,喜欢李复堂,但受他们的影响不大。是真正的“写意”派,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他曾画了一幅紫藤,满纸淋漓,水气很足,几乎不辨花形。一个同乡问:“这画画的是什么?”答曰:“骤雨初晴。”

家族里有位长辈是学校的老师,闲时也画几笔,画风自成风格,随心随性。他爱画山水画,浓墨涂就的山水背景下,常出现一老翁独自垂钓,偶有一犬相伴。也爱画家乡的瓜果,丝瓜、黄肉西瓜、芋头,与汪先生的写意画风格颇近。过年期间爱画柿子,寓意事事平安。

挥洒笔墨,随性洒脱

汪先生认为画中国画还有一种乐趣,是可以在画上题诗。某年洛阳春寒,牡丹至期不开。张抗抗在洛阳等了几天,败兴而归,写了一篇散文《牡丹的拒绝》。汪先生给她画了一幅画,红叶绿花,并题一诗:“看朱成碧且由他,大道从来直似斜。见说洛阳春索寞,牡丹拒绝著繁花。”

汪先生的字是有一些基本功的。他小时候跟着教书先生从描红模子学起,后来祖父亲自教他练字,每天大字写《圭峰碑》一张、小字写《闲邪公家传》二十行。后来父亲拿了一本影印的《张猛龙碑》,让他写写魏碑,这样字才有骨力。

汪先生比较喜欢蔡京和米芾的字,因宋人的字少拘束,有个性。他都是写行书,偶尔也写对联。曾在大理写了一副对子:苍山负雪,洱海流云。也曾为武夷山一招待所写过一副对子:四围山色临窗秀,一夜溪声入梦清。

家族里画画这位长辈,也在画上写字。年轻时喜画鱼,题字: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也。也曾画过樱桃,纪念母亲。题字:母亲晚年满口无牙,但爱吃车厘子,睡前常用纸巾包三两枚藏枕边,问此物一斤多少钱,儿孙辈往低处说“廿元”,母亲说,“贵是贵,但好吃”。

买菜做菜,自得其乐

除了画画和写字,汪先生还爱做菜。做菜必须自己去买菜,挎个菜篮到菜市场。买菜的过程,也是构思的过程。想炒一盘雪里蕻冬笋,菜市场冬笋卖完了,却有新到的荷兰豌豆,只好临时“改戏”。做菜,也是一种轻量的运动,对成天伏案的人,是有好处的。

做菜待客,要看对象。聂华苓和保罗·安格尔夫妇到北京来,汪先生给做了几道菜,其中有一道煮干丝,是淮扬菜。华苓是湖北人,年轻时是吃过的,但在美国不易吃到。她吃得非常开心,连最后剩的一点汤都端起碗来喝掉了。不是这道菜如何稀罕,而是这道菜勾起了她的故国乡情。

汪先生认为做菜要实践,多吃,多问,多看菜谱,多做。一个菜得试烧几回,才能掌握咸淡火候。冰糖肘子、乳腐肉,何时软入味,只有神而明之,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富于想象。想得到,才能做得出。

说到做菜,祖母的经典菜式虾米大白菜粉丝汤,百吃不厌。这道菜看似简单,却总让在外的游子心心念念。这道菜还是拜年节的必备菜式,年节鱼肉吃多了,吃一碗这粉丝汤,全身都舒服了。出嫁的大姐姐总念着这碗粉丝汤,每每回娘家都要吃一碗。

汪先生欣赏《杨恽报孙会宗书》:“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

愿新的一年大家都能随心所愿,自得其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65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