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被誉为中国最后一名士大夫,师从沈从文,毕业于战乱时期国内几所顶尖学府合并而成的西南联大。他出生于江南水乡江苏高邮,以高邮咸鸭蛋而闻名。可能是因为从小生活在水乡的缘故,他的作品中充满了水的感觉,比如《大淖记事》、《受戒》文章都能感受到这一点。他的家庭是一个有着浓厚传统文化氛围的旧地主家庭,祖父是清末文官,写得一手好文章,对汪曾祺也是极其宠爱,在他12岁那年暑假亲自教汪曾祺《论语》,还从自己的藏贴中找出《圭峰碑》和《闲邪公家传》让汪曾祺每日练习,看他写的字觉得有点才分,奖了汪曾祺一款猪肝紫端砚。他的父亲也是一位多才多艺之人,善绘画、刻图章、弹琵琶、拉胡琴,做菜、打拳、单杠体操、祖传治病,亦是精通。在《自得其乐》一文中,他说自己画画没有真正的师承,源于从小爱看自己的父亲在画写意花卉时如何布局、画花头、定枝梗、布叶、钩筋、收拾、题款、盖印。因此,他对用墨、用水、用色略有体会。所以汪曾祺的字不仅好看,画画也不错。虽然母亲早逝,但在祖父与父亲的陪伴下与寓教于乐的教育环境里,汪曾祺写到他的童年是很美的。他的父亲虽出身于旧社会,但却没有旧社会那套因循守旧的观念,他们家的成长环境是非常开明的,十几岁汪曾祺就学会了抽烟喝酒,父亲喝酒时也给他满上一杯,抽烟时一次抽出两根,给一根给汪曾祺,还让他先点上火。汪曾祺初恋时,暑假在家写情书,父亲也在一旁给他出谋划策。正是在这种开明、自由的环境下长大,让汪曾祺养成了随性乐观、热爱自由、尊重平等、善于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美的性格。这种积极乐观、淡薄的人生态度成为了他一生的底色,虽然出身优渥,但毕竟生在动荡年代少不得要遭受战争的苦,后面又被补划为右派,下放到张家口沙岭子农业科学研究所劳动。画画写诗的手要亲自种土豆,后面虽然摘帽,但一家人却挤在妻子单位分配的小小单位宿舍里生活,后面文章出名后有人去拜访他,看到有名的作家住在这么狭小的房子里,心酸得差点落泪。但他自己却不以为然,继续在这间房子产出很多佳作,业余时间就画画、做菜。这一点在他众多的作品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有人说一开始是被他写吃的文章所吸引,后面却是忠于他的人品。人们常说他的文字平淡质朴,写的虽然是生活琐事,但却在不经意间渗透出睿智、从容的生活智慧。放在今日再重温他的文章,却又读出了几股新味。1、他是一本行走的百科全书汪曾祺生于江南水乡,大学时期在西南重镇昆明渡过,后又定居北京,因为工作需要常年各地出差,丰富的人生经历附以善于观察的习惯,让他变成一本行走的百科全书。光光葡萄的种类,在《人间草木》一书中就提到了12种,即使在今日大众熟知的不够也就5、6种之多,而关于葡萄的来历,他可以追溯到张骞出使西域时,给身在信息中心的现代人科普了葡萄的前世今生。现在信息流通速度快,接受信息快处理信息也快,正是这种快节奏让我们失去了解很多平凡无奇事物的乐趣。汪老说:为什么蚕豆叫胡豆了?,那是因为中国把从外国来的东西冠之以胡、番、洋,如番茄、洋葱。关于小小的一枚蚕豆,他对各地的做法如数家珍,让读者隔着文字也能领略到各地不一样的风土人情。他不仅善于观察还喜欢自我尝试做美食,在困难时期得到仅有的几斤黄豆用自己在别处学习到的煮笋豆法煮之。再加一些自己从张家口坝上采得晒干的口蘑进去,送给朋友后,得到朋友家孩子的好评并在日记中写到:黄豆是不好吃的东西,汪伯伯却能把它做的很好吃,汪伯伯很伟大!。所以说,汪老如果活到现在,可能是网络上第一美食博主。一边传授你如何做出美味的菜肴,一边给你科普科普关于这个物种的趣事,让你不仅享受到美食还让你学点知识。2、他写悠闲小事,也写家国情怀我第一次读到汪曾祺的文章不是他有名的《受戒》,而是让我觉得后背发凉的《陈小手》这篇文章。这篇文章转载在《读者文摘》上,刚开始阅读时这个陈小手医生给人的感觉是悬壶济世的好医生。在军阀混战的年代里医疗落后,很多妇女生产时如果难产很可能会有性命之忧,陈小手医生虽然是男性,却生了一双小手。因为这双小手,在妇女难产时可以帮助她们顺利生产,也因为这个声名远播。一支军队驻扎在陈小手所在的天王庙,刚好团长的太太难产,产婆没有办法就去叫了陈小手来接生。陈小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顺利将孩子接生下来了,可是没有想到的是在最后拿完酬劳骑上白马准备走时被那个团长从后面一枪打死了。团长打死人后说:我的女人,怎么能让他摸来摸去!她身上,除了我,任何男人都不许碰!这小子,太欺负人了!日他奶奶!,团长还觉得怪委屈。文章到这里戛然而止,最后的那句团长还觉得怪委屈让人脊背发凉,汪老没有正面批判军阀杀人不眨眼的冷血作风,但最后那句颇带反讽意味的话道明了汪老的态度。所以在《老年的爱憎》一文中,他说他写《陈小手》,是很沉痛的。他讨厌那种以忍的中国式哲学,他觉得是非常庸俗的。汪老不仅写谈风俗、记食物、写草木虫鱼等悠闲的文章,也写讨论时政、家国情怀之类激昂慷慨的文章。他热爱生活,热爱所有的生物,小到一枝檀心梅花大到普通人民的生命。3、他是歌颂自由、尊重平等的思想者汪老的成名作《受戒》写的就是一个小和尚与一个豆蔻年华少女的爱情故事,故事的基调是轻快明亮的,让人感觉到两人自由恋爱、结合的高兴。因为喜欢,少女小英子说让小和尚不要去当沙弥尾,到底是少女情怀小英子后面直接趴在明子的耳朵旁边跟他小声说要给他当老婆,这种行为在当时是大胆前卫的,可是小英子却是那么坦率、真诚地将自己的想法告诉明子,喜欢就是喜欢,不想让你当和尚就是不想。这种敢于追求爱情、释放天性也是汪老认可的,文章的最后说到英子跳到中舱,两只桨飞快地划起来,划进了芦花荡,这里其实也暗含了汪老的喜悦。在汪老另外一部成名作《大淖纪事》,巧云被刘号长玷污了,但是巧云并没有感到羞愧,还是坦然地爱着小锡匠,也接受着来自小锡匠的爱,这一点即使放到现在也是极具勇气的。全文看完,你看不到一点汪老对巧云身上污点的惋惜,他是赞美巧云这种勇敢追求爱情的态度。在几十年前汪老就有尊重女性、两性平等的意识,不得不说是走在前端的思想者。汪老60岁才成名,算是大器晚成者。他的文章越读越觉得有趣,而他自己也真是将有趣二字践行到底,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希望我的作品能有益于世道人心,我希望使人的感情得到滋润,让人觉得生活是美好的,人,是美的,有诗意的。备注:参考书目《人间草木》《汪曾祺小说自选集》图片均来自汪曾祺的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6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