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是城市交通的“血脉”,“血脉”畅通,城市发展活力才会后劲十足。今年以来,我市积极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坚持靠前调度、紧抓不放、逐个击破,从源头治理解决城市堵点问题,进一步补齐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打通群众出行“民心路”路通,百姓心气通。一条条畅通的道路,连接民心民意、关乎民生福祉。9月26日,记者在圭峰大道(九江街至樟树街段)看到,路面平坦宽阔,道路两旁的人行道干净整洁,往来的车辆、行人在机动车道及人行道上有序通行。“以前我们开车向北出行的话需要绕道10分钟,现在这段米的路修通后,只需要5分钟就能上祥云大道了。”市民王建民是居住在九龙湖片区的居民,对圭峰大道“断头路”的打通深有感触,“这条路打通了,附近的道路交通压力也小了,相信我们的日常出行会快捷许多,生活质量也会更高。”据了解,圭峰大道是城市次干道,双向六车道,九江街至樟树街段原址为龙岗学校教学楼及场地,长米、宽50米,南接西站大街,北通祥云大道,连接昌南大道快速路,圭峰大道至此处“断头”,影响了九龙湖片区城市空间拓展。“对此,我们主动作为,把这条道路作为今年我区必须要打通的8条‘断头路’之一。通过增加班组和施工设备、交叉施工等措施,最终克服种种困难,工程得以高质量如期完工。”红谷滩区住建局副局长占建权表示,目前,红谷滩区已打通包括圭峰大道在内的5条“断头路”,接下来花园南路和华南大道计划将在11月底通车,慧谷路也预计在12月底通车。山丹路、华南大道、新城大道、丹霞路等道路建设如火如荼,志敏大道、昌西大道、南外环高速公路等一大批骨干道路建成通车……针对百姓反映强烈、影响交通出行的“断头路”问题,我市迅速谋划部署,强力推进“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攻坚专项行动,于今年2月出台《年南昌市“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攻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计划实施46个打通断头路项目,以进一步畅通城市交通微循环系统,提升广大市民的出行体验。针对一些久拖不决、久推不动的项目,我市还将其纳入“胡子工程”进行重点攻坚、销号管理。畅通城市发展“经济路”路通,百业兴。打通“断头路”不仅是予民方便,更是为发展奠定基础,既方便群众出行,缓解交通压力,也带动了周边商业的发展。已通车的西湖区朝阳片区桃花路的两侧,饭店、房屋中介、理发店等商铺一家挨着一家。“自从路通后,我就在家附近经营一家仓储商店,现在小店每天的收益都不错。”在西湖区开店的刘杰说。在东湖区省府东三路“断头路”施工现场,摊铺机、压路机等大型机械设备“火力全开”,施工人员忙个不停。“目前,我们的路面破碎施工和雨污水管网施工已全部完成,路基平整施工完成95%,现在正在进行碎石铺筑和水稳摊铺工作。”该项目负责人蔡建贤向记者介绍,省府东三路(福州路至南京西路)项目承担贯穿区域南北,对接城市主干道的交通集散功能,该条“断头路”的打通,将使附近道路与地铁线网的连接更加顺畅,进一步提升周边居民的出行体验,同时能缓解人民公园及南大一附院周边的道路交通压力,是促进城市中心区交通路网更加通达的支撑之一。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打通“断头路”、畅通城市“微循环”,解决了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如今,洛阳东路贯穿东西,昌西大道、高新区瑶湖西规划二路等主干道让区域交通网络更加顺畅。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给群众带来了出行便利,也夯实了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我们通过近9个月的上下合力攻坚,目前,南外环高速、昌西大道、桃花路综合改造等‘断头路’实现通车,完工率83.33%,另外山丹路预计可在10月底提前完工,华南大道也正按计划抓紧推进中。”南昌市重点公共建设项目管理中心主任熊伟表示,新城大道已于9月19日实现主线通车,预计9月底前将全面完工;丹霞路道路及综合管廊、双港大街上跨昌北站立交桥改造等项目正强化保障措施,加大施工力度,全力以赴推进工程建设。截至目前,全市46个“断头路”项目中,已开工41个,已通车14条,通车节点达标率%。打通“断头路”,清除阻塞城市“血脉”的障碍,我市城市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将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将大幅提升,百姓出行将更加安全快捷顺畅,一个街景靓丽整洁、道路宽敞通畅、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崭新南昌正呈现在眼前……南昌日报社记者刘冕马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7803.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7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