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楷书,当然离不开唐楷。提起唐楷高手,大家最熟悉的当属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等人。特别是对于初学书法的爱好者来说,很多人都是从他们的楷书开始学起的。
今天呢,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位楷书功力同样深厚,并且大家并不怎么熟悉的另一位高手。唐代楷书名家,裴休写《圭峰禅师碑》,米芾曾夸:有真趣。
米芾是不怎么看好唐楷的。他在《海岳名言》中曾说:“欧、虞、褚、柳、颜,皆一笔书也。安排费工,岂能垂世。”他的意思就是说啊,类似欧阳询和柳公权这样的楷书,都是刻意安排出来的,就像印刷体一般,缺少趣味,算是上是真正的高妙。
如此挑剔的米芾,偏偏对裴休的楷书颇为欣赏,他曾专门夸裴休说:裴休率意写碑,乃有真趣,不陷丑怪。不得不说,裴休的楷书确实是好,法度之余,还多了一些额外的趣味,看上去也不是那么呆板。
裴休是和柳公权同时期的书法家。柳公权的《玄秘塔碑》大家都熟悉。其实呢,这个字是柳公权写的,文章则是由裴休来完成的。
既然是和柳公权同时期,裴休的楷书当然会受到他的影响。从他的这篇《圭峰禅师碑》就能看出,他的这种风格就和柳公权颇为相像。特别是在用笔的方折以及结体的处理上,能清晰地看到柳公权的影子。
当然了,裴休的楷书不光是出自柳公权,还借鉴了一些欧阳询的风格。从某种程度上说,他的这种风格就是柳公权和欧阳询的合体。这么一弄,反而产生了别样的意趣。
现在很多朋友也在学欧阳询或者柳公权,可是我们在学的时候呢,总会有一种被牢牢束缚住的感觉。这么说吧,大多数人只是停留在描摹点画上,只是局限在一家一帖的法度之内,很难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突破。
怎么突破呢?首先,如果你是初学的话,还是建议您从基本的专精于一家一帖开始,先要弄个差不多。再者,楷书本来就是强调规范和法度,以“工”为主,自由发挥的余地本来就不大。对大多数人来说,能把一家写得像,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如果你实在想在风格方面有所突破的话,最有效的方法当然是像裴休那样,多学几家。深入接触几种不同的风格之后,理解的够透彻的话,自然也就写出自己的新意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真正能把楷书写出新意的,只能说是少之又少吧。
最后强调一点,如果你想把楷书写的灵动一些的话,可以尝试找个风格差不多的行书一起练。把行书的那种连贯带入到楷书中之后,至少会让你的楷书看起来不那么僵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1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