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患者誉为白癜风克星 https://m.39.net/disease/a_5523360.html

5月30日,在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之际,经过初评、终评和公示等程序,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防科工局决定命名个单位为年度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有效期至年。由中国自动化学会申报的“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空间智能控制暨航天精神教育基地”、由中国自动化学会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航空工业自控所西迁精神纪念馆”入选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等七部委发布的首批“年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认定名单”。

入选认定名单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空间智能控制暨航天精神教育基地(序号15)入选认定名单

航空工业自控所西迁精神纪念馆(序号)入选认定名单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始建于年,原为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是我国最早从事卫星研制的单位之一,钱伟长教授担任所筹备委员会主任。建所以来,依次经历了隶属中国科学院、国防科委、国家部委和中央企业的历史沿革。

自年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实现了空间产品研制零的突破以来,先后为我国近颗星(船、器)研制了控制和推进系统,占我国成功发射航天器的90%以上。在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火星探测等中国航天重大工程任务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在载人飞船精确返回着陆、嫦娥四号月背软着陆、嫦娥五号月面自主起飞、火星自主着陆,以及在近地轨道、月球轨道的交会对接技术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的技术水平。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累计获得部委级以上奖励共余项,包含国家科学技术奖60余项,中国专利金奖1项、银奖2项。

66年来,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和航天精神,坚持“求实、求是、卓越、超越”的作风,“安钻迷”的科学学风,也培养了大批崇尚技术,安心钻研的高科技人才。涌现出了以“两弹一星”功勋杨嘉墀、“七一勋章”获得者陆元九、“人民科学家”叶培建、全国道德模范杨孟飞等七位院士为代表的杰出科学家和优秀人才队伍,先后获得了“全国优秀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单位”等国家级荣誉表彰。形成了以高技术人才为主体的人才队伍,硕士以上学历比例65.9%,高级以上职称占专业技术人才的52%,现有院士1人,国际宇航科学院通讯院士1人,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2人评为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入选“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入选“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4人获得“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空间智能控制创新团队”获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空间可信计算机系统创新团队”获集团公司创新团队,2支团队均获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奖。

航空工业自控所西迁精神纪念馆

自控所西迁精神纪念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庞光镇李家庄自控所草堂园区,地处秦岭山脉圭峰山脚下。展馆面积平方米,利用自控所上世纪60年代的铁砂铸模老厂房修旧如旧建立而成。馆内消防、取暖、安全警报、卫生、参观标识等基础设施齐全,可同时容纳余位观众参观游览。

展馆采取以时序为主,专题故事为辅的结构,以照片,文档,实物,浮雕等形式,深挖精神富矿,讲述了航空工业的发展史和新中国机载行业的创立史。重点展示了自控所年在北京成立,年至年,创业者们听党指挥、以身许国,出京畿,迁兰州,转阎良,到户县“八年三迁”,在一张白纸上创立了新中国航空飞行控制、惯性导航专业,体现了航空科技工作者心系祖国人民,不畏艰难,勇攀高峰,追逐真理,无私奉献的伟大奋斗精神。

馆内收藏“西迁”史料——产品实物、样机模型、书籍文献、手稿图纸、生产生活老物件等余件、老照片余张。采访“西迁”科研、生产工作者50余位,依托珍贵史料资源,编撰“西迁”故事2册,创作“西迁”宣传片、专题片、纪录片6部,并辅以多媒体电视、文创产品、人像合影等宣传形式进行延伸体验。制作“西迁”文创产品9类余件,组建40人的专业讲解团队,做到有址可寻、有物可看、有史可讲。年7月被授予首批航空工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年1月被授予陕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8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