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和妹妹攀登了西安周边数座大山,包括圭峰山、嘉午台、南五台。在爬过这些山后,妹妹笑道:看来秦岭也不过如此,以我的体力,下次定要去爬太白山,说不定还可以去穿越下鳌太。
我正告他:你爬的这些山不过一千多米高,太白山要三千多米哦!至于鳌太,更是想都别想!
到晚上,就收到一个网友转发的新闻,说是有个驴友在鳌太线米营地遇难,疑似冻死,死者曾是一名流浪汉。
这其实已不是新闻了,因为早在十月份时,就看到有个户外群里,一驴友发信息,说在鳌太上见到一具遗体。结合本则新闻中说十月份时有人曾见过这位流浪汉的遗体,已白骨化的说法,此次的遗体可能和那位群友见到的是同一人。
即使不是同一人,也不足为怪。因为这些年来,每年都能看到多条驴友在鳌太线遇难或者失联的新闻。
我也曾搜集了许多与鳌太穿越遇难、失联的新闻,写成了文章。可惜的是,不管是在写文章前,还是写文章后,这类遇难事件就从未禁绝过。
不同的是,这些不幸者中,有的是有着丰富户外徒步经验、装备齐全的老驴,有些则是和我一样的小白,穿个短袖,提个塑料袋就敢上山。相同的是,他们都把生命留在了秦岭深处,魂魄至今可能还游荡在某个不知名的山坳里。
这些年来,我也曾数次攀登太白山,虽未穿越鳌太,但也因为冒险而曾被困山中,差点永远留在那里。这一经历也曾在以前的文章里细述过。
前年,我在太白山景区游玩时,在前往大爷海的途中遇到有人背着帐篷,说要穿越到厚畛子下山,一时心血来潮,决定跟着他走。
其实,这条线路并非年已禁止穿越的鳌太线,而是被称为小鳌太的合法旅游路线。从大爷海往南,经过二爷海、三爷海、玉皇池、药王殿到南天门,再下山到周至厚畛子镇。
虽然这条线路路程较短,沿途也不算艰险,只需两三天,但这一次仍然让我历尽艰辛。
因为下雨天,大雾漫山,所以过了大爷海,沿着驴友们踩出的模糊的路线走到二爷海时,只见眼前茫茫白雾笼罩着湖面,看不到湖面有多广,湖水有多深,只能听到云雾中淙淙的流水声。而湖畔刻着“二爷海”几个朱红色的大字的古旧石碑,在我眼中如同墓碑,更显得恐怖。
当沿着小路爬上另一座山头时,已经完全迷路了,因为山梁上根本就没有路,只有前人留下的一堆堆饮料瓶子。回首再寻来时路,才发现来路已不知在哪里。
扭头张望,四面皆是群山,根本不知道往哪里走,看不到一个人影,呼喊也不会有人听到。这一刻,无边的绝望涌上心头。
后来,无意中发现山底下的峡谷中有一个小湖,想着湖边可能会有路吧,想要下去看看。因为没找到路,只能顺着陡峭的山崖一点点往下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最终才走到这个湖边,发现原来是三爷海。
又顺着三爷海往下走,在乱石堆中摸爬滚打,最终来到了玉皇池畔,找到了下山的路。又冒雨走了几个小时,穿过茫茫草甸,到天黑前才走到了药王殿。在看到那几座破旧的殿堂时,终于逃得性命,重回人间的喜悦让我顿时都忘了经过整整一天的奔波,腿已酸软,脚跟已磨破,衣服都已被露水打湿的现实。
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一个人在秦岭山里乱跑。至于“一年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鳌太美景,跑马梁、万仙阵、金字塔、飞机梁、导航架、盆景园等神秘的鳌太地名,虽令我十分好奇,但也只是在心里想想罢了。让我去穿越鳌太,我是不会去的!世间美景无数,但任何美景都不值得让我用性命相搏。
独行侠华峥嵘、资深驴友老边、女老师施曼、90后女诗人星芽,这些曾出现在我文章中的人物,都已消失在鳌太线苍茫的群山里。飞机梁上至今仍残留着衣冠冢和“鳌太遇难山友纪念碑,”向人们昭示着太白山的神秘和恐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6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