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的最佳方法 https://mip.yyk.99.com.cn/fengtai/68389/jingyan-392913.html

晚上住宿在太平峪,昨天下了一场大雨,起来背了一首诗,煮了三道茶,盘了六遍棍,耍了十趟拳,把昨晚的酒气行散,约好友人前往紫阁峪。

紫阁峪就在太平峪旁边,从西安出发也就30多公里。我以前马马虎虎去过一两次,这次有当地朋友当导游,可以深度体验。

峪口进去十几分钟水泥路就没有了,再走十分钟左右的沙土路就到了敬徳塔下,虽然有一段土路,但是一般车都可以上去,路也不算窄,途中我还见到一辆货拉拉都开上去了。

进峪口右侧是“蟒头观灯”,其实就是一道凸起的山梁有一个小平台,晚上夜望城区万家灯火。这个景应该算是一般,但是名字起得好,如洪庆原上壕栗村的“望长安”,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们到第一处“神仙泉”停下,观泉看景。泉水不大不小,水触之微凉,这里刚好有一个小小的平台,煮泉品茗倒是一佳处。

继续前行,过“望夫石”,到“金龟朝圣”处又停,路右边山崖果然有两巨石,一高一低,高者为圣,低者为龟,龟头高昂,似有向上之心,真是得自然之造化。

这边就到了宝林寺旧址,宝林寺始建于唐贞观年,“敕建”,是一大寺庙,大的寺庙就是“骑马关山门”,历代有重修,现在旧址上是农家乐,可以从这里绕到神水峪。

我此行主要是看摩崖石刻,石刻就在溪水旁边,其实很近,路也好走,有好几条路,但是我们走了最远的路。开始过桥走“秦岭百花蜜”的蜂园,结果前面被人用铁丝圈起来准备养鸡,退出重走,后来准备趟过溪水直接到石刻下,结果昨天下大雨,水深难行。

记着这个电线杆子,从这里可以左边趟过溪水就是石刻。

最后从敬徳塔路标左边的院子绕过,踩着荒草下到石刻下。石刻或大或小四五处,字体端庄,字大小或大如碗口,或小如茶盏,有些字清晰可辨,有些字就漫漶难识,看着大意是记游之类。

我路上看着有块牌子写着是种放隐修之地,查资料《宋史·隐逸传上·种放》:“独放与母隐终南豹林谷之东明峯,结草为庐,仅庇风雨。”现在”豹林谷”何在,我不知道有没有史志说明就是紫阁峪,如果没有是不是为“宝林寺”的“宝林”之音讹传?

隐修人的事情说不清楚,不过种放七岁能文,父亲死后与母亲在终南山,结草为庐,山中讲学,宋真宗三招始仕,后来也有诸多故事,褒贬不一。

不过自唐到明清,紫阁峪一直为文人雅士出游之地,不说唐朝的“李杜岑白”,宋代的有二程、章敦也多有诗文描写紫阁峪。我看石刻有年号“熙宁”,应该判断是北宋无疑,书风也相似。

离开摩崖石刻就上敬徳塔,松松垮垮来回一个小时。敬徳塔敬徳塔,当然为尉迟敬德所建,尉迟敬德是敕建宝林寺监修者,尉迟敬德就是尉迟恭,也就是我们的“门神”,他的侄子窥基就是玄奘三藏法师的学生,所以有学者认为,唐末玄奘遗骸,被兴教寺僧护携至终南山,宝林寺旁的敬德塔就是玄奘遗骸安奉之处。

这个故事逻辑上也不能说有问题,历史上的事情,谁能说得清楚,也就是一说,也就是一听。

我最佩服的是在塔的第四层,有粉笔涂写和刀子刻画的痕迹。塔高七级,楼阁式实心砖塔,塔下几级比上面的高,四层有将近10米,谁有本事攀高去涂写刻画?看来当个破坏者,也是需要有能力的。

当地友人说石刻旁有另一泉水,“寒泉”,其实在石刻文字中也有提及,我同行有位茶人,就是奔着泉水出行的,当地友人与石刻旁边的养蜂人熟识,约我们过去喝茶。

茶人最喜洁净,很少用陌生人茶具,我担心同行茶人不去,结果他一去,就发现这位养蜂人才是一位雅人,茶礼讲究,茶具精良,我们去时专门烫泡了杯盏,煮了新茶。

茶上的事情我不懂,只觉得喉舌润泽,口齿留香就行了。同行茶人的品评我就听不懂了,只是他的话翻译过来就是茶很好,很珍贵。

看着他们时而煮茶,时而泡茶,期间养蜂人还拿来一盏蜂蜜加到茶中,说山里湿气大,某个茶调些蜂蜜会更好。

我享受着香茶,问些风情。养蜂人竟是名门孔家之后,动乱时流落商南,又辗转至此,在高冠峪停留不少时日,又到此地,已过十年。说及孔门分家之际,每位亲族都要分一“戥子”,我笑着说是你们孔家就是有钱,分家给称金银的物件。孔兄也笑着说:“称良心的,叫我们到哪里都不要忘了自己是孔氏后人。”

我肃然起敬,这该敬茶一盏。

既然孔兄在此住的时间长,我就问东问西,孔兄谈吐随和,典故颇多。寒泉有历史了,从石刻上看宋时就很有名气,现在很流淌,确实不易。泉口就在去看石刻的小溪旁边,深不可测,水温四季皆寒,故名。

紫阁峪原来叫做仿掌谷,山峰如一伸出的手掌,后来大地震崩塌,掌形不再,所以叫紫盖山。紫阁峰海拔米,东襟高冠,西接圭峰,是这一代最高峰,峰下为千米左右的悬崖绝壁,山顶形如楼阁。南望紫阁峰壁立万仞,紫气萦萦,李白诗句有“紫阁连终南,青冥天倪色”,遂称之为紫阁峰,这就是户县八景之一的“紫阁青冥”。

从这里上去二十多分钟,就是苍龙砭瀑布,旁边有饮马池,相传敬德神马从天而降,在此饮水。这一路景色有谷底潭、灯盏窝、黑风洞、仙人桥、张良洞,跑马岭等,到顶后观紫阁、黄阁二峰,俯瞰群山,如入仙境。

当地友人说他也是早年间去过张良洞,上面的路已经荒弃,无人行走,别说今天时间不早了,就是一大清早,没有向导,没有体力,也是上不去的,前面看看瀑布还是可以的。

茶过三通,辞别孔兄,在紫阁峰的冥冥青色中,我们踏上归程。

纪行四句:

敬德塔下寻摩崖,字迹漫漶不可查。

不如林下孔兄坐,人心戥称三杯茶。

云水终南:信步荒野,访路探幽,乡俗俚语,负暄问道。走向山林乡野,探索身边美景,感受民情风俗,原创纪行,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5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