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篇“唐代诗人中的诗僧群体及著名诗僧的生平”中提到:根据《全唐诗》及《全唐诗补编》和王重民的《补全唐诗》、《补全唐诗拾遗》,孙望的《全唐诗补逸》,童养年的《全唐诗续补遗》,陈尚君的《全唐诗续拾》诸书做初步统计,以上诸书共收录唐代诗人人的诗作首,其中佛教僧侣诗人(诗僧)共人,诗首,占唐代诗人总数的约10%、唐诗总数的约28%。本文介绍著名诗僧的著名诗作,供大家欣赏。
“诗僧作诗”图1)灵一
《全唐诗》卷八百九收灵一诗一卷,共四十二首、残句一;《全唐诗补编》无灵一诗。根据《宋高僧传》灵一本传和独孤及的《塔铭》记载,灵一虽然“每禅诵之隙,辄赋诗歌事,思入无间,兴含飞动,潘、阮之遗韵,江、谢之阙文,公能缀之”,但其义学成就亦颇高。
现给大家介绍几首。
《赠灵澈禅师》
禅师来往翠微间,万里千峰到剡山。
何时共到天台里,身与浮云处处闲。
《送朱放》
苦见人间世,思归洞里天。
纵令山鸟语,不废野人眠。
《题僧院》
虎溪闲月引相过,带雪松枝挂薜萝。
无限青山行欲尽,白云深处老僧多。
《春日山斋》
野径东风起,山扉度日开。
晴光拆红萼,流水长青苔。
逋客殊未去,芳时已再来。
非关恋春草,自是欲裴回。
2)灵澈
据《刘宾客文集》记载释灵澈所作诗文十卷,而《全唐诗》仅存16首及残句11篇。
《东林寺酬韦丹刺史》
年老心闲无外事,麻衣草座亦容身。
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
《归湖南作斋》
山边水边待月明,暂向人间借路行。
如今还向山边去,只有湖水无行路。
《西林寄杨公》
日日爱山归已迟,闲闲空度少年时。
余身定寄林中老,心与长松片石期。
3)皎然
皎然的诗清丽闲淡,多为叙述宗教经验及生活、山水游赏、赠答送别应酬之作,另外也有少部分写国事民生、咏史遣怀的佳作。诗歌体裁以五言为主,也有四言、七言、骚体诗。有《杼山集》。
《寻陆鸿渐不遇》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寓言》
吾道本无我,未曾嫌世人。
如今到城市,弥觉此心真。
《秋晚宿破山寺》
秋风落叶满空山,古寺残灯石壁间。
昔日经行人去尽,寒云夜夜自飞还。
《送维谅上人归洞庭》
从来湖上胜人间,远爱浮云独自还。
孤月空天见心地,寥寥一水镜中山。
《送灵澈》
我欲长生梦,无心解伤别。
千里万里心,只似眼前月。
《答李季兰》
天女来相试,将花欲染衣。
禅心竟不起,还捧旧花归。
4)清塞
清塞,周贺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送李亿东归》
黄山远隔秦树,紫禁斜通渭城。
别路青青柳发,前溪漠漠花生。
和风澹荡归客,落日殷勤早莺。
灞上金樽未饮,宴歌已有馀声。
《长安送人》
上国多离别,年年渭水滨。
空将未归意,说向欲行人。
雁度池塘月,山连井邑春。
临岐惜分手,日暮一沾巾。
《送宗禅师》
衡阳到却十三春,行脚同来有几人。
老大又思归岳里,当时来漆祖师身。
《重阳》
云木疏黄秋满川,茱萸风里一樽前。
几回为客逢佳节,曾见何人再少年。
霜报征衣冷针指,雁惊幽隐泣云泉。
古来醉乐皆难得,留取穷通委上天。
5)无可
有诗二卷,工五言,诗名与贾岛、周贺齐;亦工书法,效柳公权体,明赵崡《石墨镌华》赞其“书法出柳诚悬而优孟者”。
《秋寄从兄贾岛》
暝虫喧暮色,默思坐西林。
听雨寒更彻,开门落叶深。
昔因京邑病,并起洞庭心。
亦是吾兄事,迟回共至今。
《秋夜寄青龙寺空贞二上人》
夜来思道侣,木叶向人飘。
精舍池边古,秋山树下遥。
磬寒彻几里,云白已经宵。
未得同居止,萧然自寂寥。
《送僧归中条(一作送觉法师往中条旧隐)》
夜叶动飘飘,寒来话数宵。
卷经归鸟外,转雪过山椒。
旧长松杉大,难行水石遥。
元戎宗内学,应就白云招。
《赠诗僧》
寒山对水塘,竹叶影侵堂。
洗药冰生岸,开门月满床。
病多身又老,枕倦夜兼长。
来谒吾曹者,呈诗问否臧。
《赠圭峰禅师(一作寄圭峰宗密师)》
绝壑禅床底,泉分落石层。
雾交高顶草,云隐下方灯。
朝满倾心客,溪连学道僧。
半旬持一食,此事有谁能。
6)虚中
唐僧。宜春人。少脱俗从佛,而读书吟咏不辍。居玉笥山二十载,游潇湘,与齐己、尚颜、顾栖蟾为诗友。后住湘西栗成寺,与马希振情好甚笃。又时时贻诗司空图,图亦推重之。有《碧云集》。
《送迁客》
倏忽堕鹓行,天南去路长。
片言曾不谄,获罪亦何伤。
象恋藏牙浦,人贪卖子乡。
此心终合雪,去已莫思量。
《芳草》
绵绵芳草绿,何处动深思。
金谷人亡后,沙场日暖时。
龙鳞藏有瑞,风雨洒无私。
欲采兰兼蕙,清香可赠谁。
7)齐己
晚唐三大诗僧之一,现存诗歌多达余首。
《早梅》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新秋雨后》
夜雨洗河汉,诗怀觉有灵。
篱声新蟋蟀,草影老蜻蜓。
静引闲机发,凉吹远思醒。
逍遥向谁说,时注漆园经。
《海棠花·繁于桃李盛于梅》
繁于桃李盛于梅,寒食旬前社后开。
半月暄和留艳态,两时风雨免伤摧。
人怜格异诗重赋,蝶恋香多夜更来。
犹得残红向春暮,牡丹相继发池台。
《谢中上人寄茶》
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
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
且招邻院客,试煮落花泉。
地远劳相寄,无来又来年。
8)贯休
贯休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诗集行于世,并善书,谓之姜体。尤精草书,时人比诸怀素。善画道释,尝画罗汉十六帧,庞眉大眼,丰颊高鼻,称为“梵相”。有《禅月集》。录其题画诗六首。
《题令宣和尚院》
轩窗领岚翠,师得世情忘。
惟爱谈诸祖,曾经宿大荒。
泉声淹卧榻,云片犯炉香。
寄语题门者,看经在上方。
《秋过相思寺》
见说相思寺,今来似有期。
瘴乡终有出,天意固难欺。
昼雨先花岛,秋云挂戍旗。
故人多在蜀,不去更何之。
《春晚闲居寄陈嵩伯》
春霖闭门久,春色聚庭木。
一梦辞旧山,四邻有新哭。
菰蒲生白水,风篁擢纤玉。
为忆湖上翁,花时独冥目。
《闻新蝉寄桂雍》
新蝉终夜叫,嘒嘒隔溪濆。
杜宇仍相杂,故人闻不闻。
捲帘花动月,冥目砌生云。
终共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6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