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医疗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在西安碑林,有一块清康熙年间的石碑,以诗画的形式,记载了当时的关中八景:华岳仙掌、骊山晚照、灞柳风雪、曲江流饮、雁塔晨钟、咸阳古渡、草堂烟雾、太白积雪。“烟雾空蒙叠嶂生,草堂龙象未分明。钟声缥缈云端出,跨鹤人来玉女迎。”这是该碑对八景之一“草堂烟雾”的描述。终南山圭峰脚下的草堂寺,便是“草堂烟雾”胜景的所在。如非自驾出行,到位于西安户县的草堂寺,还是颇费一番功夫的。外地的游客如非本地人士介绍,大概也很少会将如此低调的景点列入行程。不过在八十年代,却有一批非常特殊的访客,远渡重洋,多次组团到此参访。这就是日本佛教的日莲宗,他们将这里尊为祖庭,非常敬重,并捐资修建立了鸠摩罗什纪念堂。纪念堂西边的山墙上,有日本国大僧正金子日威的石碑题刻“遂来至此”,堂内为日莲宗赠送的鸠摩罗什大师结跏趺坐的楠木像。这座终南山圭峰脚下的寺院,创建于东晋,迄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原是后秦皇帝姚兴所建的逍遥园,后其迎请西域高僧鸠摩罗什,在竹林之中“茅茨筑屋,草苫屋顶”,翻译佛经,草堂寺也由此得名。这是第一座国立翻译佛经译场,规模宏大,帮助罗什大师译经的名僧就有“八百余人”,并有“三千弟子共翻经”之说。鸠摩罗什三藏法师在此翻译了《大品波若》、《妙法莲华经》、《维摩诘经》、《阿弥陀经》、《金刚经》、《大智度论》等经论,共三十五部,二百九十四卷,被尊为中国古代佛教经典的四大译师之一。隋唐高僧吉藏根据罗什大师译出的《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创立了“三论宗”,而草堂寺作为译经道场,也成为三论宗祖庭。13世纪时,日本日莲上人根据《妙法莲华经》创立了日莲宗,罗什大师也因此被日莲宗后世门人尊为初祖。在纪念堂后面,是鸠摩罗什大师的舌舍利塔。罗什大师临终时,“于众前发诚实誓: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焦烂。”这座塔用玉白、砖青、墨黑、乳黄、淡红、浅蓝、赭紫、深灰八种玉石和大理石镶嵌雕刻,又称“八宝玉石塔”,是国宝级的文物。塔前方有一口千余年的莲花井,并立鸠摩罗什三藏法师像一尊。传说井中曾长出一只莲花,其根部与罗什大师的舌舍利相连。井西侧的一块元代石刻图碑文,记录了逍遥园大草堂栖禅寺从鸠摩罗什及其高足“四圣八骏”、唐代宗密禅师到元代,九百多年的宗派传承关系。值得一提的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刘禹锡,宰相郑庆余、裴休等人的名字也赫然在目。“宿习修来得慧根,多闻第一却忘言。自从七祖传心印,不要三乘入便门。东泛沧江寻古迹,西归紫阁出尘喧。河南白尹大檀越,好把真经相对翻。”这是刘禹锡在安徽和州作太守,送别南游的圭峰大师时所作的《送宗密上人归南山草堂寺因谒河南尹白侍郎》,以此介绍圭峰大师与白居易相识。圭峰定慧禅师宗密,是华严宗祖师之一,曾在草堂寺著书讲学,以习禅称世。如今寺内尚存裴休撰书、柳公权篆额的“唐故圭峰定慧禅师传法碑并序”。而草堂寺与唐朝的渊源更早则可追溯至唐高祖。李渊为郑州刺史时,曾为次子李世民目疾到草堂寺祈福,并敬造石碑像一铺送入寺内供养。唐太宗更是到草堂寺题诗纪念罗什大师:秦朝朗现圣人星,远表吾师德至灵。十万流沙来振锡,三千弟子尽繙经。文成金玉知无朽,口吐兰荪尚有馨。堪叹逍遥园里事,空余明月草青青。宋代哲学家程颢,人称明道先生,其任户县主薄时,曾夜宿草堂寺并留诗:“参差台殿绿云中,四面筼筜一径通,曾读华阳真诰上,神仙居在碧琳宫。”并注曰:“寺在竹林之心,其竹盖将十顷。”沿着舍利塔西北竹林间的小路,几步就是关中八景之一——“烟雾井”的所在。据说烟雾井下有蛟龙,卧于石上早晚吐气,便形成了“草堂烟雾”的胜景。寺中一些景观还依稀有日本庭院风格的意蕴,这一块”悟“字石,颇像一位亲切达观的老者,慈眉善目,在“草苫屋顶”下,微笑地看着走过之人。如此纪念罗什大师在草堂寺译经的历史,也是巧思独到,别有意境。而法堂前的石屏风更具唐代遗风,屏风以金笔绘制了佛陀诞生时的情景。石下水流潺潺,大概取”浴佛“之意。法堂前的大悲殿为清代建筑,西边的青砖墙壁上布满了爬山虎。东边客堂前的一株葡萄树蜿如虬龙,据说也有百年的历史。大雄宝殿前矗立云天的松柏,映着远山,古韵犹存。伊塔罗·卡尔维诺说:“城市不会泄露自己的过去,只会把它像手纹一样藏起来。”大概每一方风物都是如此,或许一不小心,你就会与它擦肩而过,错失许多背后的故事。如果有一天你到了西安,不要忘记还有这样一个低调的地方不能错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8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