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滴状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dbfzl/141019/4497420.html

接着聊《六祖坛经》:

三更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教,及衣钵。云:汝为第六代祖。善自护念。广度有情,流布将来,无令断绝。

禅宗五祖夜晚三更传授佛法,及禅宗衣钵给慧能,别人都不知道。

这里说「便传顿教」,说明禅宗就是讲究顿悟、顿修,是直指法,直指本心,见性成佛,而神秀大师是渐修法,所以最终将禅宗衣钵传给了慧能。

并且五祖说到:“你将为禅宗第六代祖。”从此六祖慧能就成为了禅宗的接班人。

这里说「善自护念」,正说明了,虽然明心见性而顿悟,但习气还无法尽除,还需要在事境上去渐除习气,做到遇事不着境动心。

所以圭峰宗密禅师说︰“真理虽然顿达,此情难以卒除,须长觉察,损之又损。”

此时六祖慧能还只是刚刚见性,最多还只是“因地佛”,还不是“果地佛”。

就好像刚出生的婴儿,虽然是个人,但作用不大,无法起用。

所以五祖就要六祖慧能「善自护念」,其实就是做“保任”功夫,时时观照本心,让本心之净念相续,不要着相而生出妄念。

同时还让慧能「广度有情,流布将来,无令断绝」,这是因为佛是“二足尊”,是“智慧”和“功德”共同具有。

此时的慧能虽然明心见性,但只能具备般若智慧,但还没有功德,功德需要度众生才能有。所以才说「广度有情,流布将来,无令断绝」。

如果只是自觉,那么只能是罗汉的小乘。菩萨是自觉、觉他,自己觉悟之后,还有让众生觉悟,要广度众生,这才是大乘。

所以“菩萨”也叫“觉有情”,觉有情众生。地藏菩萨说:“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这就是菩萨度众生之后,觉行圆满,从而成佛,所以要想成佛,必须广度众生。

在儒家《大学》里也说:“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明明德”即自觉,“亲民”即觉他,“止于至善”即觉行圆满,“至善”即佛家所言的大悲心,大悲心本就是佛心。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54%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8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