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ANZHU

闻名遐迩的千年古刹祥符寺,

规模宏大,沐风浴雨,古韵悠悠,

是佛教密宗和禅宗传法之地,

寺中的“三珍”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11月23日,

我们走进古刹祥符寺探秘这些宝物。

祥符寺始建于唐朝,时名华严寺。据《绵竹县志》载“唐代圭峰禅师曾卓锡于此,至今圭峰禅师墓犹存”,可见此前已有此庙。宋真宗祥符元年(年)增修扩建,更名祥符寺。后在元、明、清三代不断增修扩建。▲图源:七岁出江湖年,寺庙改作粮仓,佛像多毁,仅存一殿三塑,所幸建筑还在,文物封存。年,经绵竹县人民政府批准,决定开放祥符寺,并于年迁建粮仓,重光祥符宝刹。祥符寺内鲜为人知的“三珍”即:明·洪武御赐祥符寺僧官碑文、日本大藏经、明代观音木雕及缅甸玉佛。第一珍在大雄宝殿外,有一古碑(图左)僧官碑,即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洪武十七年(年)御赐任命僧官法亮碑记一道。此碑代代相传,却很少有人见过。在年,培修大雄宝殿在殿前整地时,偶然挖出此碑,但是碑已被劈成左右两半,幸好字迹尚可辨识。此碑沉埋数百年,该碑文是明太祖朱元璋御赐绵竹祥符寺碑。碑文上的文字目前已经有多处风蚀。第二珍为《频迦大藏经》,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国内无完整版的大藏经。时任总理周恩来通过外交途径,从日本请回两套完整的频迦大藏经。其中以一套珍藏于峨眉山金顶华藏寺,另外一套藏于绵竹祥符寺。华藏寺的大藏经在当时的雷达站失火中被毁,故祥符寺这套大藏经弥足珍贵。该套大藏经在日本昭和、大正年间出版,内容涉及经文、医学、哲学、地理等。第三珍为明代观音木雕及缅甸玉佛。明代观音像供奉在观音殿中。该寺庙内还有多尊玉佛,分别在年和-年先后两次从缅甸请回,供奉在玉佛殿。年入殿的玉佛,当时在全国尚属稀有。第二次请回的玉佛,历时6年,在国民革命军将领傅作义姐姐的襄助下才平安来到绵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1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