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间一壶酒
提起山西不得不提起五台山,作为国家5A级景区,五台山具有极高的宗教地位,在国内,它是四大“佛教名山”之首,香火旺盛,游客如云,在海外,五台山是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一,为世界各地的佛教信众所喜爱。
到山西旅游,大家就会发现,当地的佛教在古代很地达,各地都有很多的寺庙,小编今天带大家到五台山周边的一个寺庙比较多的县去看看。这个县就是繁峙县。
说起繁峙,其位置很特殊,它位于北岳恒山的南边,佛教圣地五台山的北边,总面积平方公里,辖13个乡镇,人口27万左右。
繁峙历史悠久,始建于春秋时期,繁峙从隋朝开皇十八年()年得名。据明朝于慎行《迁城记》:“繁峙,雁门塞下邑也。城于山麓,群山环而拱之,故曰繁峙。”
繁峙素有“佛国北门”“滹沱之源”“三晋东门”之称,境内群山对峙,有山便有景,有景便有寺,寺多而繁,星罗棋布,繁峙由此而得名。据说繁峙当地寺庙多达15座,其中秘密寺、公主寺等比较知名。
秘密寺又称秘魔岩,创建于北齐,唐武则天时为远近闻名的禅宗道场,金代以前为五台山十大寺之一,明代属西台外九寺之一。特别是秘魔岩的“龙洞”,是佛教徒到五台山必须朝拜之地,有“朝五台山,不朝龙洞,只朝了半座山”的说法。
龙洞是五台山八大景之一。说是洞,其实无洞,而是两座陡崖结合处留下的一条长数丈、宽寸把、两边崖壁陡直笔立的岩缝。传说是文殊用两山锁小龙之处。
龙洞外面龛雕文殊像,龛旁雕侍理像两躯,皆为明物。旁有甘露泉源,清流不息。泉前有七佛崖,雕造佛像两层,似为元制。寺前还有金代石幢、砖塔两座,一为木叉祖师塔,唐建明修,一为玄觉大师塔,五代北汉天会七年(年)建。
公主寺,位于繁峙县城东南15公里的杏园乡公主村。据《清凉山志》记载,公主寺属五台山北台外寺庙。北魏诚信公主曾在此出家,后毁于兵火。后武则天敕令重建公主寺。大雄宝殿东西壁上有明代壁画,线条流畅,着色庄重,艺术精湛,价值较高。
公主寺建筑完整,规模宏大,寺内壁画技艺精湛,栩栩如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永乐宫壁画并称“南北双珠”。
岩山寺原名灵岩寺,创建于金正隆三年(年),元、明、清屡有修葺。岩山寺以南殿即文殊殿的壁画最具特色,是我国金代壁画中的最优秀作品,是研究宋金时期宗教、建筑、美术的宝贵资料。
三圣寺,寺院始建年代元代,明清两代屡有修葺。寺坐北朝南,地势较高,由前后两进院落组成。殿内有塑像14尊,其中6尊为元代所塑,8尊为明代所塑。殿内四壁满绘壁画,为明清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
圭峰寺创建于隋,历代重修。圭峰寺背山面河,形似凤凰,山石嶙峋,奇形怪状。石间生有绞纹古柏,“古柏”躯干别致,形似“扭纹”,好像用手拧过似的。远近游人,都以其形态独特而称奇。
传说寺内老僧为防止宝物被官兵掠走,曾令小和尚将“聚宝盆”埋在树下,为便于识别,还把小树拧了一个标记。结果,一夜之间,所有的树都变成了有“扭纹”的。“聚宝盆”再也找不到了。而圭峰“古柏”的“扭纹”形态,一直传到现在。
不过说起聚宝盆,繁峙县境内还真的有宝贝。它地下埋藏着大量的矿产资源,尤其是它的金矿储藏量为位居山西省之首,现已初步探明的纯金储量高达20吨,主要分布在兴寨、辛庄以及耿庄3个岩金矿床区域。
另外,历史上平型关大捷很知名,其遗址就位于繁峙县附近,灵丘县城西桥沟一带,因距古长城关隘平型关约5公里而得名,为中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资料:《繁峙县志》等。喜欢文章,请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1052.html